据XM外汇官网APP报道,民生民生证券发布的证券研报显示,8月工业企业利润从负值大幅反弹至20.4%,月工业企业利预期创下2023年12月以来的润超最高增速。尽管如此,高增剔除低基数影响后,后因8月的素分企业利润增速出现边际放缓现象(根据两年平均复合增速计算,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7月的民生1.3%降至8月的-0.5%)。在这一高增的证券表象下,实际故事是月工业企业利预期“反内卷”政策在重塑利润分配逻辑方面的作用,8月的润超利润“成绩单”提供了重要线索。
从量、高增价、后因利润率三方面分析,素分8月的民生情况表现为“量上价下、利润率正增”的局面,这与先前的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——“量”(工业增加值)的支持力度在减弱,而“价”(PPI)的压力正在降低。更为重要的是,8月营收利润率的增速明显改善,这正是推动8月工业企业利润大增的主要原因。尽管8月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占营收的比重略有下降,但利润率的显著改善更多地与低基数有关。
以下是民生证券的主要观点:
- 8月工业企业利润高增,背后的“推手”是什么?
- 8月利润的显著增长反映了政策效果的初步显现,与此同时,部分行业的利润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。
关于8月的量价数据,提供了更为清晰的“反内卷”行业动态:
- 第一象限(量价齐升):这些行业摆脱了低价竞争格局,正在实现健康扩张。
- 第二象限(量升价降):行业仍然受到“内卷”的困扰,正经历“增产不增收”的不良循环,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及石油天然气开采等领域。
- 第三象限(量价齐缩):这些行业面临短暂的收缩,供给显著超过需求,电气机械与汽车制造等行业在该象限中运作,仍处于存量消耗阶段。
- 第四象限(量缩价升):这部分行业的供给侧开始优化,价格和盈利能力得到恢复,主要由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矿采等上游行业构成。
整体来看,在“反内卷”的四象限框架下,政策效果呈现出明显的差异。上游行业调整迅速,成效显著;而下游行业则可能因为执行力度不足,仍深陷过度竞争造成的结构性困境。因此,8月工业企业利润的“成绩单”变得清晰可解。
结合利润“成绩单”数据,上游行业的利润改善最为显著。自“反内卷”政策实施以来,上游行业由于国企主导,限产响应迅速,利润状况持续好转。8月大多数上游行业利润改善,整体降幅收窄至-1.9%(7月为-12.7%),这是年内表现最佳的情况。
相较而言,在剔除公用事业后的中游行业利润增速保持稳定(7月为8.9%、8月为10.3%)。而下游行业如医药制造和汽车制造的利润增速则表现平淡。
此外,不同企业类型的利润表现同样为评估“反内卷”成效提供了参考。8月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0.0%、13.2%(考虑两年平均复合增速,分别为11.0%、-5.5%)。国有企业在“反内卷”政策下更加积极,因此其利润改善显著。